欢迎光临 华夏文化网
该网站图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 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讲座 >
中国华夏文化网:诚敬为基,大道同行——朱熹诚敬理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契合
2025-11-12 09:10:01 阅读量:1047



朱熹“诚敬”理论以“诚”为天道之本、人心之基,以“敬”为持身之要、处事之纲,核心要义在于心怀赤诚、秉持恭敬,以真心实意待人事,以敬畏之心担使命。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深度契合,为新时代国际合作、文明互鉴注入深厚文化底蕴,成为倡议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撑。





“诚”是“一带一路”合作的信任之魂。朱熹言“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强调内心与行事的一致性、无伪性。“一带一路”并非单向输出的工程,而是跨越国界的共赢之路,唯有以“诚”为纽带,才能破除猜忌壁垒。中国始终以真诚态度对接各国发展需求,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谋取单边私利,从雅万高铁的风雨同舟到中老铁路的携手共进,从能源合作的互利共赢到民生项目的雪中送炭,无不彰显“诚”的实践品格——这正是对朱熹“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的当代诠释,让“一带一路”成为心手相牵的信任之路,让合作根基在坦诚相待中愈发牢固。




合影左起:中国华夏文化网副总编、马来西亚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节联合组委会统筹兼艺术总监林素梅;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总会总会长、马来西亚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节联合组委会总顾问丹斯里林福山;马来西亚仙境集团董事经理、马来西亚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节联合组委会副主席许国栋中国华夏文化网总编辑、马来西亚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节联合组委会主席、泉州市艺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服


“敬”是“一带一路”践行的责任之要。朱熹主张“敬者,主一无适之谓”,强调心怀敬畏、专注笃行,尊重事物本质与他人诉求。“一带一路”涉及多元文明、多样国情,唯有以“敬”为准则,才能实现和而不同。中国始终敬畏各国主权与发展道路选择,尊重不同文明的独特价值,不搞霸权思维、不搞文化强加:在古建筑修复项目中尊重当地历史脉络,在合作中兼顾各国发展短板,在文明交流中秉持平等包容——这恰是朱熹“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的实践延伸,让“一带一路”成为相互尊重的包容之路,让不同文明在敬畏相待中共生共荣。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拿督黄瑞林议员(左)与马来西亚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节联合组委会主席、中国华夏文化网总编辑泉州市艺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服(右)合影


诚敬相融,是“一带一路”永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朱熹认为“诚”是内在本体,“敬”是外在功夫,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既需“诚”的真心付出,也需“敬”的审慎践行:以“诚”筑牢合作信任,让各国敢于携手;以“敬”规范合作行为,让发展行稳致远。从数字丝绸之路的创新联动到绿色丝绸之路的责任担当,从健康丝绸之路的守望相助到廉洁丝绸之路的清风正气,诚敬之心贯穿始终,既破解了“文明冲突论”的迷思,也回应了朱熹“修己以敬,与人忠”的价值追求,让“一带一路”成为文明互鉴、命运与共的共赢之路。





朱熹的诚敬理论,并非尘封的古籍智慧,而是穿越千年的文明密码。当“诚”的真心遇上“一带一路”的合作初心,当“敬”的担当对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与当代国际合作产生深刻共鸣。这既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文化根基的丰富,也是对朱熹思想时代价值的激活——以诚敬为基,方能凝聚跨越国界的合力;以大道为向,方能书写互利共赢的篇章,让古老的东方智慧为世界发展注入持久的精神力量。




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校(院)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邢善萍(左)与马来西亚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节联合组委会主席、中国华夏文化网总编辑泉州市艺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服(右)合影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