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希望。一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二是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四是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五是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五年一届的全国文代会、作代会,是全国文艺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盛会。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文学艺术界召开的一次盛会。
林素梅:受邀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心得体会
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大会于12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很高兴能够作为台湾地区代表受邀参加此次文代盛会,特别是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是倍感荣幸和深受启发。本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传统音乐的工作者,今后,我将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热爱中华优秀文化,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努力推进千年古乐南音的传承弘扬和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创新与发展;用文化凝聚力为促进两岸同胞的文化交流及和平发展多做些有益之事,共同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照片▲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贵州代表龙金永(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台湾地区代表团团长林恺(右)合影▲
国台办港澳台交流局局长黄文涛(中)台湾代表赖聪笔(左)姬天语(右)合影留念▲
出席第十一次文代会台湾地区代表团▲
第十一次文代会台湾地区代表团分组讨论会▲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籍薇(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中国曲协外联部主任管宁(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著名作曲家张千一(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河南省文联主席宋宛玲(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河南省洛阳市文联主席王晓辉(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泉州市文联主席夏丽清(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内蒙古文联代表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贵州苗族代表(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中)与吉林朝鲜族代表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青海文联保国安(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青海文联代表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演员王雷(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藏族代表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陕西省富平县文联代表王腊梅(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西藏林芝市代表扎西洛布(右)合影留念▲
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左)与云南白族代表合影留念▲
中国曲协外联部主任管宁(中)与部分港、澳、台地区代表合影留念▲
台湾地区代表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合影留念▲
林素梅与国内文化艺术界部分代表合影留念▲
【人物资料】
林素梅,中国华夏文化网艺术总监、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福建南音网创办人、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林素梅从艺45年,先后师承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香港、闽南等南音名师,精通南音所有乐器,尤擅长“箫弦法”和下四管乐器。娴熟唱、奏大量南音指谱曲目,讲究根据唱词平仄和四声运腔,以“大曲”、“五大套”演唱见长,累计录制曲目上千首;编辑出版南音书籍14部;传艺足迹范围遍及中国台湾和闽南多地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多次受邀参加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活动的南音表演及专家交流讲座。近两年来参与南音录音、南音录影、南音微课三项国家级南音记录工程,推行素梅南音课堂进社区、进校园,为社区和校园培养了一百多名青少年南音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