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华夏文化网
该网站图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24年09月08日 星期 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送教下乡 实现资源共享——南安市老教委创新教学模式组织送教下乡见成效
2024-05-20 11:12:40 阅读量:2898

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及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教育,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这一方面,国家近期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推进老年教育发展,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制度措施,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法制基础,并将老年教育作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


文件也明确指出:“我国老年教育还存在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协调亟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拓展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动我市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创新农村老年教育新途径,南安市老教委今年特地组建一支来自各乡镇(街道)的优秀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了市老年教育资源库。要求参与宣讲老师根据各自的专长选择一个或几个课题上报,然后发送到各基层老校让学员选择,再根据选择的情况,安排具体活动的时间。


本次宣讲内容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通识类;二是专业类;三是活动类。既有基础性课程、也有专业性课程,还有实践性课程;即有养生保健、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也有时事政治、历史文化、古今故事……老年教育课程的设置要按需考虑,围绕老年人的健康快乐和生活需求来展开,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老年人的需求来安排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质共享,培养老校骨干,壮大教学队伍,群众点单派课,文体活动下沉,积极服务社会。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厚德修身、终身学习、主动健康、乐享生活、积极作为,改变以往“单兵作战”为“优势互补”,探索一条“面对面、零距离、快速度”的宣讲新途径。让老年人坐得住、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感兴趣、有实效,这就是市老教委送教下乡的目的和意义,也是本次宣讲员的任务和使命。


宣讲团成员老年人喜欢听、能听懂、好理解的闽南方言,将“理论稿”讲成“百姓话”、“大道理”转为“小故事”;“小屏幕”解读“大政策”;“小作品”释放“大能量”。宣讲内容可亲、可近、可信,学员易学、易懂、易记。通过送课上门,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播到乡村社区,把健康和快乐送给更多的老年同志,把温暖和关怀送给更多的老年朋友,把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全市的老年学员,共同把把党的好政策、惠民好声音、实用好技能、传统好文化送到百姓身边。有效地引导老年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享受新生活、展现新风采,从而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日前,宣讲团成员、退休特级教师陈忠川,已先后为官桥、诗山和溪美等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学员开设了《南安历史沿革与姓氏地名》这一主题。他以宣讲为主导,以多媒体为载体,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理论、漫长的历史转化为生动形象、直观明了、通俗易懂的图表和视频。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家乡的历史变迁、姓氏渊源与古今地名,同时结合宣讲家乡发展变化的成果和闽台骨肉亲情的渊源。让大家对家乡的历史地名与姓氏文化有了深入、系统而全面的了解,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南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话题不但承载了大家的记忆与情感,而且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社会具有内在的推动力,对家乡也具有内在的凝聚力。即传承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又厚植了老年人的家国情怀。






这一系列的举措,深得老年朋友的欢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丰富老年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理论宣讲与技能指导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显成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市老年教育持续健康深入发展。


供稿:南安市溪美街道老年学校

2024年5月18日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