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华夏文化网
该网站图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 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陈家服:以嘉庚爱国魂,共铸新时代强国梦
2025-03-05 10:24:49 阅读量:2995

摘要:在中华民族近现代的奋斗征程中,陈嘉庚先生宛如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矗立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其爱国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如同一束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强国梦而奋勇拼搏。




作者:原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办事处副主任编辑记者,现任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华夏文化网总编辑陈家服


陈嘉庚先生的爱国之路始于微时,却贯穿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17岁那年,他背井离乡,前往新加坡,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白手起家,凭借着非凡的商业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商海浪潮中闯出一片天地,缔造了令人瞩目的商业传奇。然而,财富对于他而言,并非人生追求的终点,而是实现报国理想的有力工具。


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的艰难困境时,陈嘉庚先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奔走于南洋各地,以满腔的热忱和坚定的信念,组织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并担任主席。他四处演讲,用慷慨激昂的话语唤醒海外侨胞的爱国之心,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为祖国抗战贡献力量。他带头捐款捐物,将自己的大量资产投入到抗战物资的采购和运输中,为祖国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持。不仅如此,他还亲自组织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这些热血青年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毅然投身到滇缅公路的运输工作中,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为抗战前线运送了大量急需的物资,许多人甚至为此牺牲了宝贵的生命。陈嘉庚先生时刻关心着机工们的安危,经常写信慰问,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的关怀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位为祖国而战的勇士。


在政治立场上,陈嘉庚先生始终坚定地支持中国共产党。1940年,他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考察。在延安,他亲眼目睹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景象,深受感动。与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领导人的交谈,让他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回到南洋后,他四处宣传延安的所见所闻,揭露国民党的腐败统治,让更多侨胞了解并支持中国共产党,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凝聚了广泛的海外力量。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陈嘉庚先生宛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熠熠生辉。他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更是一曲饱含着爱国情怀与无私奉献的激昂乐章,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陈嘉庚先生的创业历程,是一部充满艰辛与拼搏的奋斗史。1890年,年仅17岁的他,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改变命运的渴望,漂洋过海前往新加坡,投身商海。初到南洋,他从父亲经营的米店学徒做起,从最基础的业务学起,熟悉每一个环节。每日天未亮便起身,清扫店铺、整理货物,耐心接待每一位顾客,常常忙至深夜才休息。


在米店积累了一定经验后,陈嘉庚敏锐地察觉到菠萝罐头行业的商机。他果断投身其中,亲自深入丛林挑选优质菠萝,改进生产工艺,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打开销路,他四处奔波,走访各地商家,凭借诚信和优质产品,逐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随后,他又涉足橡胶产业,从种植橡胶树到开办橡胶制品厂,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面对资金短缺、技术难题和市场波动等重重困难,他从未言弃,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拓展业务版图。凭借着非凡的商业眼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他的商业帝国逐渐崛起,成为南洋商界的传奇人物。


然而,陈嘉庚先生并未沉醉于商业成功带来的财富与荣耀。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更为宏大的梦想——兴办教育,开启民智。他深知,教育是国家富强的根基,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怀着这样的信念,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倾资兴学的伟大征程。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了集美小学。他亲自选址,精心规划校园布局,从教学楼的设计建造,到教学设备的购置,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为了聘请优秀的教师,他不惜重金,四处寻访,给予优厚待遇。此后,他又陆续创办了集美中学、集美师范、集美水产学校、集美航海学校等一系列学校,构建起了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为了让学生们接受全面的教育,他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大力发展体育、艺术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办学过程中,陈嘉庚先生遭遇了无数艰难险阻。1929年,全球经济大危机爆发,他的企业遭受重创,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誓言,将自己在新加坡的三栋大厦抵押,以维持学校的运转。他还经常亲自到学校与师生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校(院)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邢善萍(左)与原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办事处副主任编辑记者,现任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华夏文化网总编辑陈家服(右)合影


赤子嘉庚,精神永传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为我们共铸强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科技创新领域,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他们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潜心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组网到5G引领全球通信变革,每一项重大科技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科研人员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对强国梦想的执着追求。他们如同陈嘉庚先生一样,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用智慧和汗水为祖国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让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在经济发展的舞台上,嘉庚先生的创业精神和爱国情怀成为企业家们的精神指引。新时代的企业家们秉持着诚信经营、勇于创新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他们在拓展商业版图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贡献力量。无论是助力乡村振兴,还是参与脱贫攻坚,企业家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嘉庚精神的内涵,为实现经济强国的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嘉庚精神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以嘉庚先生为榜样,坚定文化自信,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古老的诗词歌赋到精美的传统技艺,从独特的民俗风情到深邃的哲学思想,中华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陈嘉庚先生的创业精神,是新时代创业者们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创业者们会面临各种挑战,从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到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而嘉庚先生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诚信经营的理念,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引。新时代创业者们秉持这种精神,就能在困境中寻得生机,在创新中赢得市场,以诚信打造品牌,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教育兴国在新时代依旧是核心战略,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的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当今社会,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备受关注的议题。他重视教育、无私投入的行为,激励着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教育事业,无论是企业家对教育公益的投入,还是个人投身教育扶贫、支教等活动,都在以实际行动延续嘉庚先生对教育的热忱,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升国民素质贡献力量。


在新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更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关键。这种精神激发着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在面对外部挑战时,全体国民能够团结一心,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从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难题,到文化领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爱国精神引领着人们为国家繁荣富强而拼搏。




合影左起:中国华夏文化网副总编、中国文联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林素梅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总会总会长林福山马来西亚仙境集团董事经理许国栋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办事处副主任编辑记者,现任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华夏文化网总编辑陈家服


“以嘉庚爱国魂,共铸新时代强国梦”,这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陈嘉庚先生用他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爱国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无畏的勇气,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奋勇前进,让嘉庚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陈嘉庚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我们应当铭记他的功绩,传承和弘扬他的精神,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让嘉庚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念奴娇·嘉庚浩气


闽疆毓秀,诞贤哲嘉庚德馨昭著。矢志兴邦,倾己物倾献拳拳肺腑。散尽资财,兴庠启智,伟绩千秋树。黉门初启,俊才纷涌如缕。


遥忆烽火当年,唤同侪共济,赤心倾付。赤子情浓,经百难、犹自精忠如故。后世瞻思,高风常仰止,志凌霄宇。精神赓续,九州同展宏路。




作者:原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办事处副主任编辑记者,现任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华夏文化网总编辑陈家服,于2023年组团赴马来西亚文化交流时拍摄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陈嘉庚铜像前▲


2025年3月5日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